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娱乐
  • 时尚
  • 探索
  • 焦点
  • 热点
  • 综合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10-30 12:12:42 来源:城北徐公网 作者:百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抢占红利好时机!浩霆果汁润养有道,动销有方!
    • 下一篇:程序员节?解码“格子衫群体” 没想到女生还挺多

      相关文章

      • 火狐官宣关闭北京公司终止中国账户 国际版不受影响
      • 开云集团面临激进投资者入场 转型之路添变数
      • 1至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83万
      • 州青联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季度线上销量销额双第一 领先华为苹果
      • 香港老牌奢侈品零售商迪生创建公布财年报告
      • 时尚男装杂志《Fantastic Man》中文版即将登场
      • 告别跟风装修!5 个设计要点打造 “永不过时” 的家
      • 厦门海关截获今年来空港口岸最大一批肉类制品【图】
      • 2024北京建博会圆满闭幕:新魅力领航未来,共创家居建材内外贸一体化繁荣!

        随便看看

      • 球星传记之邓肯:史上最强大前锋 五冠传奇生涯
      • 波波维奇吃饭给3万小费 老爷子土豪式消费任性
      • 【光明时评】制造业稳中有进 再度显示韧性与潜力
      • 快卸载!这款APP是骗局,很多人手机里都有→
      • 《毁灭战士4》废案曝光 艺术家泄露早期地狱都市设定
      • 夏季装修的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 波波维奇吃饭给3万小费 老爷子土豪式消费任性
      • 客厅佛堂装修布置图片
      • 揭东玉湖邻近学校“撤点并校”,教育搭桥化解“百年旧隙”
      • 州青联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城北徐公网   sitemap